江苏南通新城桥68个公益组织绘就爱心同心圆

发布时间:2019-07-17 11:36    消息来源: 采集侠    点击数:  

江苏南通新城桥68个公益组织绘就爱心同心圆

“残疾人之家”部分成员正在练习节目《隐形的翅膀》,前一为吴玉霞。记者王继亮摄

爱心助残、爱心敬老、爱心扶幼、爱心帮困……在江苏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,9年间先后涌现出68个社会公益组织,千余名志愿者每天走街串巷,将点滴爱心汇聚在一起,温暖了6万余名居民,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时代乐章。关爱困难群体,正成为这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。

“代表之家”为残疾人插上“隐形的翅膀”

“我知道,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,带我飞,飞过绝望……”5月28日,在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城南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二楼“残疾人代表之家”,十几名残疾人正在排演节目《隐形的翅膀》,他们声情并茂的表演,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一曲唱毕,“开心果”唐宝宝(化名)径直扑进志愿者陈娟老师的怀抱,喊着“抱抱”撒娇,陈娟一把将唐宝宝拥在怀里。另一边,吴忧、沈明明(均为化名)也向陈娟围拢了过来,陈娟一连几声“真棒”,让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。

唐宝宝、吴忧、沈明明三人都是20多岁,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。其中,唐宝宝与吴忧分别患有唐氏综合症、智力低下,只有相当于10岁小孩的智商。而沈明明是在10年前上大学时,因打篮球不慎摔倒,导致记忆力受损,至今仅记得10年前的事情。面对记者,唐宝宝戴上羽翼,像天使一样跳起了舞蹈,吴忧用浑厚的普通话完整地背诵了《木兰诗》,沈明明则讲起了10年前的故事,娓娓道来……

他们的妈妈告诉记者,孩子在来这里之前并非如此,他们不仅不会交流,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,一直未见好转,家庭长期笼罩在阴影之中。三年前他们来到这里,每天上午9点过来,下午4点半回家,像上学或上班一样。用沈明明妈妈的话说:“孩子们在这里没有被歧视,只有被尊重。在志愿者专业无偿的心理疏导及康复护理下,他们有了很大的改观,性格活跃了不少,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改善。”

“能不能成立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公益组织?把周边的残疾人及家属聚拢到一起,义务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,以及康复护理和家属的康复培训。”提起当初成立“残疾人代表之家”的初衷,46岁的“家长”吴玉霞回忆道。8年前,在崇川区残联、民政局及街道的支持下,南通全市第一个残疾人代表之家应运而生。

让人感怀的是,吴玉霞与丈夫也都是残疾人,“我们懂得残疾人和他们家庭的不易!除了心理疏导和康复护理培训外,从高校来的志愿者还教大家吹葫芦丝、诗朗诵、唱歌、跳舞,借此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。”吴玉霞介绍说。

8年来,爱心团队志愿者从开始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120人,受助残疾人及家属超过4000人。近年来,该组织先后执行了15个中央及省、市、区公益项目,分别获得江苏省社会组织十佳公益服务项目、江苏省优秀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、南通市公益创投大赛优秀执行项目等殊荣。

记者注意到,在这里,所有的残疾人都是笑着迎接记者的到来,笑着向记者道别。殊不知,8年前,刚刚来到“残疾人代表之家”的数十名残疾人,目光无神,连简单的微笑都无法完成。“由于精神或智力障碍,排练一首《隐形的翅膀》,整整教了一年才登上舞台。”吴玉霞说,以爱的名义,她们会继续坚持下去,为残疾人插上“隐形的翅膀”。

江苏南通新城桥68个公益组织绘就爱心同心圆

72岁的“小老人”穆正贵陪伴93岁的“老老人”徐元善河边散步。记者王继亮摄

“小老人”为“老老人”服务让夕阳更红

5月29日上午,记者在八厂社区易家桥新村见到穆正贵时,他正推着轮椅陪伴93岁的退休医生徐元善一边看着河边的风景,一边拉着家常。徐老由于患有心脏病加上腿脚不灵便,下楼买菜、散步都成了难题。

“老伴双眼失明,60岁的儿子中风卧病在床,如果不是‘小穆’,日子难以为继。”徐老向记者介绍,两天前,他想吃糖醋排骨和馒头,给“小穆”打了个电话,“小穆”当即丢下手里的活儿,帮他买好并送到家里。

徐老眼里的“小穆”,今年整整72岁,早已头发花白。穆正贵告诉记者,5200人的八厂社区,80岁以上的老人近2000名,他们中大多为孤寡、空巢、独居老人,有些还身患重病或是残疾。“作为一名老党员,心里总想帮帮他们,就发起成立了‘穆邻’志愿服务队,主要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照料、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。”穆正贵说。

新闻推荐